151amjs澳金沙门(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硕士生导师

当前位置:首页 > 151amjs澳金沙门 > 硕士生导师 >

徐会苹

发布时间:2021-03-02 16:48    浏览次数:
徐会苹

系别:经济与贸易系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xvhuiping@163.com
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农产品贸易

一、教育背景/工作经历
1、教育背景
1994.09-1998.06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8.09-2001.06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8.09-2011.06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9.10-2009.11德国霍恩海姆大学,中德联合培养博士
2015.6-2015.9新西兰梅西大学,农学教育学培训,留基委项目
2、工作经历
2013.12-至今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12-2013.11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2001.6-2004.11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
2018.3-2019.3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公派访问学者

二、主讲课程
本科生:农产品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
硕士研究生: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三、学术论文/著作
1、学术论文
[1]徐会苹.农业类高校国际贸易实务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南农业大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20(12):58-60.
[2]赵翠萍,周艳,徐会苹.传统农区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特征、成效与难题[J].农村经营管理,2018(09):41-42.
[3]徐会苹.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5(05):53-56.
[4]徐会苹.德国家庭农场发展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04):70-73.
[5]徐会苹.加快粮食主产区家庭农场发展的政府行为取向[J].中州学刊,2013(06):41-45.
[6]徐会苹.FDI对行业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以中国食品工业为例[J].学术论坛,2013,36(05):132-136.
[7]徐会苹.中国食品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46(03):343-347+352.
[8]徐会苹.英国应对人才流失有高招[J].人才资源开发,2011(11):65.
[9]徐会苹.农业院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所面临困局的思考[J].河南教育(中旬),2011(08):81-82.
[10]徐会苹,肖海峰.FDI对中国食品行业国内资本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60-63.
[11]徐会苹.河南大蒜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05):107-110.
[12]徐会苹.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08(10):100-101.
[13]徐会苹.重视企业智力资本价值理论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07(10):101.
[14]徐会苹.建立创新的整合管理体系[J].人才资源开发,2006(11):82-83.
[15]徐会苹.如何用动态团队管理来实现敏捷组织[J].人才资源开发,2005(12):89.
2、著作
[1]徐会苹专著.FDI对中国食品工业发展效应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13.9,172千字
[2]全球化中的大国农业-德国,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14年,参编,4万字
[3]农业新技术扩散路径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19,参编,2万字

四、主持/参与项目
[1]主持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激励政策优化研究(2018BJ02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5—2021.12,2万
[2]主持人:河南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研究——基于契约视角(2018B207),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8.6—2019.12,2万
[3]主持人:河南农业“走出去”战略研究(132400410806),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3—2016
[4]主持人: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民收入的研究(092400440063),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09-2012
[5]差异化视角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形成机理及其政策分类设计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5参与人
[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农产品竞争力评价与出口创汇农业发展的研究(2012A002),第2参与人
[7]河南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对比视角下农地经营权资本化运作模式与适应性评价,结项证书:(2019E028),2016—2018,第2参与人

五、荣誉/奖励
1、荣誉
[1]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2012年
2、奖励
[1]课题奖励:提高河南铝土矿资源保障程度新战略研究,2010年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第二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