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amjs澳金沙门(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校庆工作

校庆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庆工作 >

【难忘岁月】李政伟:我的农大印记

发布时间:2022-06-15 21:15    浏览次数:
       在农业路高架两侧无数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中,最让我激动和怀念的,莫过于母校文化路校区那栋巍峨高耸的工程楼。
       2007年底,经过半年实习的我们返校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辅导员董斌老师给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欢迎同学们又回到我们可亲可爱的校园”。转眼15年过去了,我依然认为“可亲可爱”是形容农大校园的最好词语。
魅力无穷的校园
       从学校东门进去,第一眼看到的是3号楼,也是教学楼。我们的《大学英语》《政治经济学》等很多课程和考试都是在这里进行的。教室里的设施已略显陈旧,有年代感的桌椅仿佛也有知识沉淀,成为浓厚学习氛围的硬件担当。这里是校园“网红打卡地”,人气很旺,轻轻推门进去,总有很多人在埋头苦读,或持笔沉思、或认真聆听,往椅子上一坐,不自觉的就想看书。
       出教学楼西侧小门,便“忽逢樱(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里就是“樱花大道”。 每年花开时节,漫步此处,会让你体验一把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感觉。每当这个时候,都能吸引众多爱美人士观赏、拍照。最美人间四月天,果然如此。
       教学楼西边是图书馆,里面藏书很多,还有线装版的。有一次和其他高校的一个朋友路过这里,门前正在选书,同学们从各类书籍中选择自己认为实用、或喜欢的,放到指定位置,学校统一购买。我挑选了3本,过了一段时间,居然在图书馆书架上碰到了自己选中的书,其中一本是易中天的《品三国》。我给这位朋友提起这事时,他不无羡慕的说,什么时候我们学校也能让学生自己做主买书。
       在校期间,去大礼堂的次数并不多,但印象却很深刻。第一次去是新生入学报到的当天下午,学院时任党总支书记徐宪老师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介绍农大和学院的情况,让我对学校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自己牢牢记住了这位口才很好、平易近人又紧跟时代潮流的老师,对即将到来的高校生活多了几分期待和欢喜。还有一次,有位老师在这里做过一场关于形势政策的报告。他说,要保持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与同事相处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保持好了,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将大有益处。经过社会的摔打之后,自己才理解这两种能力的含义。现在来看,这句话简直就是真理,长期有效。
       脑海里还有很多昨日情景:工程楼里听《社交礼仪》公开课的“人满为患”,以及牧医楼内做实验的认真,14号楼机房里追《亮剑》的热情,篮球场上学交际舞的兴奋,游泳池中学蛙泳的笨拙……
 
多姿多彩桃李园
       说到桃李园学生公寓,就绕不开一个地方——中心花坛。花坛并不大,但位置很显著,进出园区大门都会看见或者经过,是去餐厅,去桃东(西)楼的必经之路。那时候相约去校园、吃饭、团建等,大概率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束语:中心花坛集合。这里可以展示才艺、这里可以报名学会、这里可以见证爱情、这里可以购买商品……一言以蔽之,这里是信息文化交流中心。入学不久,班级组织全体人员到这里的签字,憧憬大学生活,类似于立flag,诸如“明天会更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
       2006年9月,两三名机电工程学院的同学,用近200张照片,多方位展示了他们暑假期间骑行西藏的情景。照片大概可以归结为3类,骑行过程、自然风光和当地居民生活。那一张张真实的照片,或仰望前方、或美轮美奂、或原汁原味,很震撼,也很励志,演绎了现实版的“吾一瓶一钵足矣”。
       中心花坛的北面,是两栋并排的教学楼,东边的叫桃东楼,西边的叫桃西楼。当时自己常去的是桃东楼里的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图书室里面大部头的书比较多,一排排的放在书架上,入口处东边是社会学科,西边是自然科学,包涵经济、政治、管理、计算机、机械制造、农业技术等各个方面,还有很多专业书籍。进门刷一下图书卡或登记一下,拿一个带有标号图书插牌,就可以自由阅读了。橘黄色的桌椅,安静整洁的环境,埋头攻读的同学,淡淡的书香,浓浓的氛围……且不说能挑选到自己满意的书籍,单在这里坐一会,就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2013年11月,我有幸又进入了图书室,还是那样熟悉的环境,设施摆放一如从前。学弟学妹们正在安静的读书,不同的是姿势,或伏案疾书,或托腮深思,或倚墙而立,或席地而坐;相同的是状态,聚精会神、目不窥园。我真想说一句:你们能在这里读书,真幸福;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美。
       电子阅览室里面基本都是杂志报刊之类的书,自己经常在这里浏览,对各类杂志的摆放位置的非常熟悉。有一段时间,值班老师一度还让我帮助同学们寻找需要的书籍。忘记哪本书上,一篇《给大学新生的75条忠告》的文章让我获益匪浅,里面的很多内容对当前在校大学生依然适用。《凤凰周刊》《特别关注》《Vista看天下》是自己最喜欢的杂志,至今我还保留着订阅《特别关注》的习惯,但认真阅读的次数却是大大减少了。妻曾劝我换成一些“大部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知道我的农大情怀后,也就默认了。
       中心花坛的西边是餐厅,准确的说是综合楼,一层、二层是餐厅,三层、四层分别是教室和运动场所。一楼餐厅里面有一家卖盖浇饭的,做的特别好吃,当时番茄鸡蛋的4.5元、蒜薹肉丝的5元。刷卡之后,师傅现场炒菜,看着师傅左手掂锅,右手掌勺,在蓝色火焰的催促下,师傅将食材撒入锅中,随着“刺啦”一声响,大勺快速运动,食材来回翻滚,左手一用力,那些食材就会到空中来个180度的大反转,并准确回归锅内。两三分钟,美食就做好了,别说吃,单看师傅的身手,那就是一种享受。我一直以为,张师傅就是匠人。自己多年念念不忘的味道,除了餐厅免费的汤,就是张师傅的手艺了。
       中心花坛和餐厅之间有一片空地,那里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有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有周末舞会。那时候我正好选修了慢三(华尔兹)和慢四(布鲁斯),就成为舞会的常客了。
 
孜孜教诲情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农经3班每一名成员都很幸运,我们一入学就遇到了赵永柯老师。很多人对校园生活印象深刻,不在于学校建造的有多豪华、校园面积有多大,而在于立德树人的教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2004年入学的时候,赵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从军训开始,她就多次陪伴在我们身边,期间还领着我们去绿茵公园搞了个小联欢。此事的结果之一是,在桃李园住宿的我们晚上多了一个放飞心情的好地方。大一的一个节假日,赵老师带着没有回家的10多名同学到东风路上的“陕西第一碗”一起过节。她给我们讲述自己读大学的情况,解释了一些我们好奇的问题,还领着我们去她家做客。2007年夏,我们讨论大学生择业、就业问题时,她还请担任某服装企业副总的同学为我们指点迷津,直面社会就业形势。
       在指导我们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赵老师在办公室面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用“插入批注”的形式标注我们论文存在的问题,诸如:参考文献不能过旧,要有代表性,建议参考某某书籍;要多用专业术语等。真正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传授了写作技巧。大概是2016年,一个同学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些有心情不畅的图文,赵老师还专门打电话询问开导,叮嘱我们几个同学多沟通、多交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赵老师,谢谢您!
       好的教师能把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并成功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教会计学的孟昭智老师,那年期末考试,我《中级财务会计》居然破天荒的得了92分。到现在我都没有弄明白,一见数字就头大的我怎么就突然喜欢上《会计学》了。之后很快“原形毕露”,再也没有与计算、实验有关的学科获得这样的高分了。
       还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老师,他们让我受益良多:治学严谨、嗜书如命的陈俊国老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唐华仓老师,风趣幽默、妙语如珠的张二龙老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鸿琬老师,教良心书、紧接地气的刘靖宇老师,教学严格、被同学们尊敬地称为“四大名捕”的刘旗老师……
       诲人不倦,桃李芬芳。诸位教导过我的老师,谢谢您!
深深同学谊
       按说若干脾气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籍贯地区不同的人,大概率难以形成配合很默契的小团体,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同寝室的几个人就是这样。先给每个人贴个标签:柴同学爱学习、成绩好;邓同学善交际、朋友多;高同学爱笑、亲和力强;常同学“迷”、神妙莫测;张同学“潮”、思维敏捷;自己“木”、面冷心热。大家相处的很好,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知道什么意思。集体活动也很多,一起到洛阳看牡丹、一起下象棋、一起购物、一起“打夜市”、一起跑步、一起公考……可以这样说:哥儿几个没有穿过同一条裤子,但确实经常穿同一件上衣。
       记得有个周六,大家约好去德化街转转。准备出发的时候发现柴同学不见了。电话询问时,他说没忘一起玩的事情,因为起床早,就先去自习室看会书,不耽误一起出发。闲逛中,柴同学在一家专卖店相中了一条裤子,价格有点高,老板咬的很死,只肯优惠10块钱。正在纠结时,邓同学给老板递了一支烟,交谈了几句,居然一下子降了50块!我等目瞪口呆:老邓出马,一个顶俩。
       常同学很有个性,在校期间用功时能连续学习20个小时,失落时能连续睡觉20个小时,时不时有一些不靠谱的表现,比如进错教室、忘记自己手机号码、忘记自行车放在哪里等等。我原来以为他有点迷糊,毕业后才发现,此君关键时刻相当清醒,简直就是“扫地僧”。他在我们几个中间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找到“正式工作”、第一个找到另一半、第一个被单位提拔。2018年聚会时,高同学在老家县直部门工作,体重已由刚入校的100斤变成了180斤,脸上熟悉的笑容依然灿烂;张同学服饰搭配还是那样讲究,发型丝毫不乱,一看就知道日子过的很舒心。
不是尾声的尾声
       2017年底,受组织委派到郑州市中原区科技局进行年度考核时,发现我校农学院2012届李姓毕业生,口碑爆满,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支持率100%。单位鉴定为:勤学善思、踏实肯干、尽职尽责……
       2021年8月,因为郑州7·20暴雨灾害和疫情防控,我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有个看着像学生的小姑娘,工作特别认真,督促进小区人员扫码、测量体温、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她热情帮助了近百名老年人注册个人信息,还经常早到晚走。她姓赵,是我校信管学院2018级在校学生,暑假期间参加志愿服务。
       我想,除了这些自己亲眼看到的,应该还有很多农大人都在默默践行“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的校训吧。
 
       (作者简介:李政伟,男, 1983年生,河南林州人。151amjs澳金沙门2004级农经专业校友,现就职于郑州市中原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