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amjs澳金沙门(澳门)股份有限公司

校庆工作

校庆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庆工作 >

【难忘岁月】王文勤 鲁怀坤 陈俊国:变迁

发布时间:2022-02-20 10:52    浏览次数: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而时间则是它的见证者。
       公元1982年,我们迈进了河南农业大学校门,进入农经专业(当年隶属农学系)学习。40年后的今天,重新打开记忆的闸门,梳理衣、食、住、行、学、娱的变迁。希望通过 “片段”的记录,串出历史的 “主线”。
       80年代的服装是简单且大众化的绿军装。由于受小时候电影的影响,青年大学生大都有军人情结,穿军衣戴军帽是无比自豪,拥有原汁原味的军装更是一种荣耀。而事实上当时大多数都是仿制品。记得大三到南阳镇平课程实习时,我们一行八位男生,身着清一色的军大衣行走到街上,逛街老乡投来齐刷刷羡慕的目光,还有人误把我们当成大剧团演员,竟然问我们:晚上唱什么戏!
     记忆中裤子的变化最大,曾经流行过喇叭裤、直筒裤、健美裤、牛仔裤等等。从整齐划一到追求个性,无不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今天,服装已经不再是贫富的象征,而是个人品位与爱好的体现。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大家又会喜欢上统一且简单的着装呢?
  
       对大学生来说,食堂、操场、图书馆是每天必到的场所。作为60年代的我们,即使在80年代,填饱肚子就是满足。馒头、玉米糁粥、萝卜、白菜是当时的标配,偶尔一顿卤面条什么的都是改善生活。每每看到经济宽裕同学吃上二毛五分钱一份的海带红烧肉,往往羡慕得直流口水。由于上学时的运动量较大,再加上晚自习时间较晚,文化路与农业路交叉口的 “王蓉烩面”就成了同学们神往的美餐。但因囊中羞涩只能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胃口。记忆中,当时烩面馆老板娘问我们毕业了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有人就不加思索的回答:开烩面馆的就行!今天,大学食堂花样繁多、琳琅满目,不满足者还可以叫外卖。同学们早已从吃饱迈入了吃好、吃美的时代!
   
       高中时,我们住的是大通铺,两排土炕住一个班。大学住上7人一间的上下铺,感觉幸福的很。当时的10号宿舍楼是解放初期建造的苏式红砖瓦小楼,因年久失修没有洗手池与厕所,学校只好在楼前空地上盖了一座室外洗手池和厕所。天暖时问题不大,一到冬天,在室外用冰冷的水洗脸,真叫一个透心凉!夜里想方便的时候,实在是不方便,往往需要思想斗争半天,不得已时才身裹大衣飞也似地冲出去,速战速决。二年级后我们幸运地搬到了11号新宿舍楼,感到更加享受。偶尔三楼以上上不去水,刷碗需跑到二楼。为节约人力,我们寝室发明了猜拳论输赢,谁输谁洗, 8人16个碗,摞起来都快挨到鼻子尖,颇为壮观。现在想想,猜枚划拳的本事兴许就是那时候得以提高的。如今的学生宿舍,有四人间、六人间,还有阳台、空调、公共洗衣机,再不会为洗漱、冷暖发愁了。
    行 
      说到“出行”,有几个镜头最为刺激。记得入校报到时,离家较远的同学需提前一天在县城住下,一大早就去火车站等火车。过路车大多人满为患,加上天气炎热没有座位,几乎人人都汗流浃背,只能靠开窗通风透气降温。好在到达郑州后,学长学姐们在车站热情的笑脸舒缓了身心的疲惫。正是这种令人感动的热情,以后几年,我们也积极主动加入到迎新队伍中。放假前夕,我们也会把同乡学弟学妹们的学生证收集起来,统一替大家购买车票,一起去车站进站上车,虽然很辛苦,但内心很充实。当时校门前只有一趟6路车通往火车站,因过于拥挤,不少人是靠两条腿从学校走到火车站(5公里左右)。如今,郑州交通四通八达,出市高铁两小时之内跑遍河南,市内公交、地铁网覆盖全市,更有共享单车与网约车辅助,出行可谓方便快捷。

 
   
       母校变化最大的可谓是校舍和教室。我们入校时,文化路69号不大的校园容纳了两所大学:河南中医学院与河南农学院,以大门中线一分为二,南边是中医学院,北边是农学院。全校每年招生不足500人,每个专业大概也就30人左右,每班教室像高中一样都是相对固定的,四年的大学生活搬了三次教室。一年级时在西平楼,虽然上课离宿舍距离稍远,但条件不错;二年级时,可能增加了招生规模,教室十分紧张,学校就在二号楼北边的空地上,用石棉瓦和五公分左右的水泥板搭建了类似工棚的简易教室,可谓是冬冷夏热。最冷时,不少人靠跺脚御寒,跺的人多了老师只能暂停默许。一到夏天,室内热的透不过气,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好在最热的时候是停课复习,大家可以三三两两,搬个马扎坐在外边的树荫下复习,不亦乐乎!三年级以后,中医学院腾出了部分教室,我们就幸福地搬到了条件较好的三号教学楼。时至今日,看到龙子湖新校区宫殿式的教学楼,实乃感慨母校的飞速发展!
       由于农业经济专业是学校新开设的专业,除了师资匮乏,好多课程没有教材,记好课堂笔记就成为重中之重。这时候谁的注意力集中,笔记记得好,就是好成绩的根本,这也成了大学期间的宝贵财富。至到毕业多年,每次搬家最舍不得丢弃地就是当年的笔记。现在,课件和手机大量普及,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记笔记的能力。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从课程设计来看,当时的农业经济专业主张全面了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我们开设了《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林学概论》、《植保学概论》,甚至还有《测量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机械》等。这些学科对我们学农经的来说非常新鲜,加上实习又多,大家都开过拖拉机,解剖过小动物,测量过校园,绘过地图,看过显微镜,画过细胞结构图。回想起来,这些课程给我们农经人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时至今日,这些课程和由此建立的师生情谊仍然刻骨铭心!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课程设置越来越专业化,原先一些课程已经不再开设了。但是,新农科的发展、乡村振兴的需要,纯粹的农经课程也需要再进行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了。
    劳:
       在我们的大学时代,每周六下午是全校统一的劳动课。我们的劳动多集中学校的实习农场进行。帮老师们整地、播种、施肥、除草、授粉、收割是劳动的主旋律。全班同学你追我赶,相互比赛、热火朝天,似乎忘记了烈烈炎日与劳动的疲惫,享受地是着集体劳动的欢乐!分散劳动是打扫校园内每个班“专属卫生区”,每周六下午全校要统一检查、评比、公布排名;教室、寝室每天安排有值日生,扫地、抹桌子、擦黑板、给老师准备开水是值日生的基本工作。每到下雪时,全校师生除了及时清理校内道路积雪以外,还要走上街头分段包干清扫马路。在服务越来越社会化的今天,以上活动在大学生活中已很少存在。即将退休的我们,回想起来感慨颇多!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教育在农业院校还要加强!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看电影。上高中的时候,我们有几个同学晚上偷偷外出看电影,被班主任抓住训话时说:“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你每天可以去看电影”。进了大学以后,虽然没有像老师说的能每天看电影,但至少每周末学校都会放一场免费电影。一到周六晚饭后,大家会早早拎上马扎,在露天广场齐聚观看,感觉很过瘾。不少学生也经常到隔壁的工学院、北边的警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校等串场观看。偶尔花一毛五分钱去中州影剧院看上一场电影也属高档消费。假期回家分享给儿时伙伴时,他们也都羡慕不已。
       班级业余生活想搞得丰富多彩,多仰仗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而当时报考农大的学子,大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长多关心读“圣贤书”,才艺自然少了许多。如果哪位同学有点特长,就会像明星一样被追捧。入校以后,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家“因陋就简”,在“匮乏”中挖掘才艺。就我们班而言,首先利用业余时间办了“两报”——班内手抄小报和室外黑板报。手抄小报里的所有文章是从全班同学投稿中遴选出来的。每期版面设计都各具特色,有插图、有文章。几个硬笔书法好的同学承担了每期的书写任务。那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同学们也都认真阅读仔细欣赏。毕业多年聚会时,大家津津乐道的依然是当时班内小报的文章,包括《我们出发,去丈量地球》、《麦秸火》等优秀范文。我们的室外黑板报是面向全校同学,每周更新一次。校团委、学生会每周六组织检查评比。既要体现文章的内容,还要展示板面的设计、插图的艺术性与粉笔字的功底。班里几个书写骨干每周都提前做设计、做文案,精心准备。值得自豪的是我们的黑板报几乎每次全校评比都名列前茅。我们班的爱好书法者全校有名,校团委、校学生会联合主办的“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也因此全权委托我们班组织举办。由于组织精心,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业余生活中最留恋的当属体育运动。我们涉猎的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散打、象棋、扑克等。因身高优势(一米八零以上的大个子有八位之多),我们班的强项自然是篮球,曾取得全校班级比赛第二的好成绩。虽然那时候的球场是土场地,但也挡不住我们打球的热情。只要不下雨雪,每天下午都泡在球场上。光着脊背,从头顶烈日的白天一直打到看不见篮筐的夜晚。
 看如今,学校的塑胶灯光球场、草坪足球场、塑胶跑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各种社团比比皆是,同学们大都多才多艺,业余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这是我们当时做梦也想不到的!
       四年的大学生活,充实且丰富多彩!四十年母校的巨大变化,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谨以此文,为母校120年华诞祝福!
       
       作者简介:王文勤,1962年生,河南邓州人,农经专业1982级校友,现就职于郑州浦广投资有限公司;鲁怀坤,1962年生,河南新野人,农经专业1982级校友,本院教师;陈俊国,1965年生,河南内黄人,农经专业1982级校友,本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