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床头柜一直存放着一本相册集,第一张照片就是在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读书时我们几位同学与一家商业公司负责人的合影,照片上的我们尽管看上去有几分青涩,但每个人都是西装革履,站姿笔挺,精神抖擞,就连手的姿势也都是一致性的身前左手握右手腕部,一幅标准的“工作照”。
照片是2002年学校秋季运动会期间,我们“拉赞助”后与某企业负责人的合影。说到“拉赞助”,其实还是有一定“专业性”的,要知道,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他们管理人员的社会阅历、营销经验、谈判技巧一般都是明显强于我们,作为学生组织的代表,我们要在不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不仅要制定能打动他们的赞助方案,还要当面说服他们,让他们拿出我们想要的货真价实的“支持”产品,成交“一单生意”难度可想而知,工作多年后我终于明白,大学的这段经历,给予我太多帮助……
在这里,我学习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农大校园,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教授学者,他们以各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教育引导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每每想起那段学习时光,讲台上老师的举手投足历历在目。操一口“京腔普通话”、口若悬河、风趣幽默,教我们应用写作的刘涛老师;沉稳严谨、理性规范,注重教学参与性,教我们会计学兼班主任的杨贞老师;大高个、小平头,讲话温文尔雅,逻辑严密,教我们数学的侯金超老师……正是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让我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记得在学习市场营销这门课的过程中,我第一次知道“人口+购买能力+购买欲望=市场”的基本概念,第一次听到把梳子卖给和尚的经典案例分析,第一次知道我们身边郑州亚细亚的辉煌与陨落……兴许是张继承老师循循善诱的生动讲解,或者是他阳光帅气的个人魅力,或者是案例本身的精妙吸引,抑或是我尝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甜头,总之我对市场营销学乃至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在图书馆里看了很多有关经济类的书籍。所有这些,不仅帮助我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功底,沉淀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也打开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直到今天,我对专业的力量深信不疑。
在这里,我养成了务实的做事风格。我来自豫南山区,初来农大的我就如同出笼的鸟,感觉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入校不久,我不仅担任了班组织委员,还报名了各种社团,什么志愿者协会、读书协会、演讲协会、环保协会等等,一口气参加了七八个,经常是搞活动或者开会时间冲突而分身无术,忙的是不可开交,累的是疲惫不堪,几个月下来,只能忍疼割爱,退出了大部分。后来,我又陆续报名参加了学校和院学生会选拔,在校学生会担任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在院学生会担任外联部副部长。同时参加这么多组织,尤其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还被推选为校志愿者协会会长,课外时间几乎不停的在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活动、设计宣传版面等等,班里同学课后经常找不到我,很多时候都是晚上熄灯前才匆匆回到宿舍……“拉赞助”,功败垂成十有六七,甚至有时会连续吃企业的闭门羹;搞促销,既要尽可能从用工企业争取较高的报酬,又要预防协议陷阱,还要按时组织规定数量的同学规范“上岗”等等,这些不仅需要我们挤出时间做大量的工作,还倒逼我们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养成严谨细致的处事习惯、不怕吃苦的扎实作风。毕业后初到基层从事共青团工作,组织开展活动比较多,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现场组织,我都不觉得费力,领导夸我进入状态比较快,我窃喜得益在农大学生会和社团工作的那段经历;特别是到机关工作后,虽然文字压力比较大、工作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累是难免,但我没有觉得苦,对做好自己的工作始终充满信心,我想这是我在大学阶段就早已适应了那种工作节奏的缘故吧。直到今天,我始终相信不怕吃苦、务实敬业是每个人的金字招牌。
在这里,也涵养了我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农大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我的印象中,学校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组织一应俱全。自从入校以后,校、院领导和老师在不同场合都会反复强调“明德自强 求是力行”的校训,大小晚会活动都在不停地播唱校歌《绿色颂》,慢慢的,我会在演讲稿中去引用校训,会在文体活动中主动提出合唱校歌,随着对农大认知的不断深入,结合自己所见所思所悟,我由开始的不怎么理解,变成了由衷的认同,进而成为心目中最具特质的文化符号,内化成一种向上向前向好的精神力量。更具有精神感召力的是学校领导、教师、校友中的一大批杰出代表,譬如,以“宁尽瘁于案首,毋垂殁于牖下”为座右铭,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和玉米育种事业一生奋斗不息的吴绍?教授;谢绝国外导师挽留,毅然回国投身高等教育事业,不辍进取、心无旁骛,专攻农业经济、能源经济和应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的马恒运教授;创新性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善于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摇钱树”,却将钱花在他所坚持的科研和公益上的王泽霖教授,等等。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坦诚严肃、独到精深,在人生追求上甘于奉献、担当进取,那种振兴中华担在肩、愿为绿色献青春的胸襟、气魄和志向,无不感召激励着我。所以,我很早就明白为什么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下的三号楼每天早晚自习课时教室会座无虚席、图书馆会一位难求,很早就明白为什么每个清晨和傍晚校园里大树下、花丛旁总是书声琅琅。正如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在农大,我沉浸在昂扬向上的氛围里,这样的精神气质无时无刻不在熏陶影响着我,我相信他将象血液一样伴随我的一生、影响我的一生。
当然,农大给予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思维,不仅教会我思考的方式,还教会了我为什么要思考;比如梦想,不仅开启了我的想象力,还让我对无限可能的未来充满信心;比如友谊,不仅教会了我如何与人相处,还让我真切的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岁月去留无痕,年华掷地有声。我们再也不能深夜一室同听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寒江主持的今夜不寂寞,当初农大的小北门现已变成宽阔大气的正门,临农业路的四川大眼睛姑娘火锅店早已不见了踪影……当年的校园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青春的记忆、美好的回忆,都化成永恒的点滴,镌刻在我们心底。也许在某一个春天,我们会相遇在文化路校区三号楼后的樱花大道里……
作者简介:汪东,男,1982年生,河南新县人, 2000级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友,现就职于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